“建党百年话初心”征文比赛一等奖——《初心记忆》

初心记忆
何慧
2013年的冬天,入党前谈话,安排与我们几人谈话的是学院书记,学姐说书记谈话十分严格,我们很担心,于是牺牲了中午午休的时间,在食堂角落每人举着一本《中国共产党章程》背诵。时间很快就到了两点半,我们把《中国共产党章程》装在口袋里,手里拿着自己的《入党志愿书》站在书记办公室里,书记看了看我们,说:“都坐吧,先依次简单介绍一下自己。”大概三四分钟,我们做完了自我介绍。
“来谈一谈,什么是中国共产党?”
“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,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……”我们几个声音高高低低的开始背。
书记微微一笑,摇摇头。
我心里有点打鼓,难道是背错了……
“不,不是背定义,是你们的理解,谈谈你们的认识和了解,什么是中国共产党?”
这怎么理解,《党章》里写的不算理解吗?我在心里默默想着,办公室里也没了声音。
过了一会,书记说:“思考地怎么样了,谈谈吧。什么是中国共产党?你们为什么要入党?”
一阵沉默后,其中一个同学率先开口回答:“我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执政党,我入党是为了向党组织靠拢,学习先进,学习榜样,激励自己。”
“我父母是党员,从小耳濡目染,让我对入党有殷切的向往,这是我的追求,我希望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一份子……”
……
书记点点头,“嗯,嗯,人生在世,总是要有追求的,最基本的有两个,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。也许有人经过自己的努力,物质生活可以无忧 ,但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追求,缺乏信仰,生活将会很空虚。精神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,就好比是人的灵魂,人不能没有灵魂,所以人也不能没有信仰,而中国共产党就是我们的信仰。你们作为林学专业的学生,以后的工作岗位大多都是在基层,能不能守得住寂寞,坚守住心中的理想,是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持,中国共产党那么多精神品质,坚定并执着自己心中的这份信仰,它能助人更上一层楼,但更重要的是,自己本身是发自内心对它信仰,去热爱它拥护它,自己也就能在奋斗中体现出无尽的价值。”
信仰,精神力量,价值,我不由地想起了姥爷,姥爷大概是我记忆里的第一位党员,永远一身中山装,黑布鞋,喝豆浆不能放糖,晚饭都是荞麦面……每年清明会带我和妹妹去岳麓山烈士陵园,我们总有些不情愿,跟着姥爷出去要规规矩矩,不能自己去玩,到了烈士陵园,还要在每一位烈士碑前看很久,每年都看一遍,每次爬山都是早早起床,用一整个上午的时间。妈妈每次给姥爷做新衣服、买新帽子,他看上去好像并不开心,我猜是颜色或者样子他不喜欢吧,我想我长大了带他去买他喜欢的就好了,可我还没长大,姥爷就过世了,整理遗物时,妈妈对着叠的整整齐齐的衣服流泪,我看到那是还没穿过的新衣服,妈妈说不是姥爷不喜欢这颜色和样子,是怕穿了又要做新的,觉得太浪费了。姥爷总是很严格,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我们,甚至对母亲和舅舅也时常说教……工作认真、生活简朴、待人真诚、处事正直,这大概是我对党员最初的记忆了。
三年前,我来到兴隆山保护局参加工作,看到了年过花甲依然坚守在林区一线的护林员,见到了与不法盗猎分子顽强斗争的老党员,还有许许多多真诚又朴素的林业一线的工作者,我终于明白了入党时学院书记所说的话,也懂得了姥爷曾经对我的教导。
窗外,104省道两边巍峨的山脉,那是一片多么纯净的绿色,那是一代代护林人的坚守,那也会是我坚定信仰、践行党员初心的印证。
责任编辑:孟庆吉